計畫特色及具體內容
本計劃書以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3、4年級學生(高級韓語學習者)為對象,新開設主題為「為提升多元識讀能力(Multilitaracies)運用K-POP之《高級韓語聽力訓練(二)》」的課程。
現在的臺灣大學生是韓流開始流行後出生的一代,從小就耳濡目染地聽著K-POP(Korean Popular Music)長大。在臺灣一度被認爲是「冷門語言」的韓語在2010年以後成為重要的第二外語,並佔有一席之地,最近更是作為高中第二外語科目獲得許多人氣,亦有許多的高中將「韓語」選爲第二外語科目。
意即,現在聽K-POP長大的大學生世代,可以說是因從小耳濡目染,而對韓語產生了好奇心,進而自然地產生了對韓語學習的動機。實際上,臺灣從韓流開始流行的初期到現在約20多年的時間裡,已然是成為了主導韓流的國家之一。 且若是實際走訪臺灣的學校教學現場,亦可以感受到學生對韓流的熱愛,而此現象其實不僅只限於臺灣,說是擴及世界級的現象也不為過。
目前臺灣現有的全國126所四年制大學中,開設韓國語文學專業的只有中國文化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高雄大學等三所學校。 其中,以學系爲單位進行韓國語文學教育的學校僅有中國文化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兩所。因此,主導韓國語文學專業教育長達64年的中國文化大學的韓國語文學界,有責任在臺灣韓國語文學教育的先趨中探索新的授課內容和方向。
眾所周知,在以Chat GPT等爲首的AI(Atificial Inteligence,以下簡稱AI)的出現和對應各種語言的翻譯器功能急速發展的現況下,主導語言、文學、文化等人文學教育等我們學系中的教育課程,確實需要因應變化迅速地與時俱進。而且,包括中國文化大學在內的國際外國語大學很多教學者都認同此觀點。
一直以來,韓國語文學系的教學課程可大致分爲兩大方向。一是有關提升學生韓語溝通能力的口說、聽力、閱讀、寫作的韓語技能領域,另一是涉及韓國文學、政治、歷史、文化等內容的韓國學領域。
在這兩個領域中,為了提升學生韓國語溝通能力,迄今為止本系一直將重點放在韓國語技能教育的課程上。對於在外國專攻韓語的學生來說,最重要想必是進行紮實的語言教育,而這點必是毫無疑問的。
但是,目前升學進入韓國語文學系的學生大部分是國中、高中時期便已學習過韓語的學生,也有些學生甫從大學入學階段開始就已具備流暢的韓語能力。 也就是說,現在升學進入大學的學生在入學時便已掌握了韓語的基本功。此外,最近急速發展的韓語教育環境,對於即使剛進入韓國語文學系後首次學習韓國語的學生來說,,可以說是已經快速變成了得以快速學習韓語的狀況。
因此,在目前我們的本系學部課程中,需要以更專業、更高程度的韓語技能教育為基礎,並且同時融合教學者們的專業領域的創意性、實用專業的課程。基於上述情況,本課程以學生最喜歡的K-POP為課程內容,進行了將口說、聽力、閱讀、寫作等韓語技能教育和韓國文化教育合而為一的「為提升多元識讀能力(Multilitaracies)運用K-POP之《高級韓語聽力訓練(二)》」課程。
在目前接受韓國語文學專業教育的學生中,以已經完成基本技能教育、韓國語能力進入高級程度的本科系3、4年級學生為授課對象,利用K-POP進行了《高級韓國語聽力訓練》課程。 課程進行以後,學習者們可以提升韓語中對應語言能力之「語言識讀能力」、對應文化能力之「文化識讀能力」、對應韓國和臺灣文化之「跨文化敏感性」、對應媒體能力的「媒體識讀能力」等多元識讀能力(Multilitaracies)。
此課程之所以具有創新性的原因是,臺灣雖是主導韓流的代表性國家,但在韓國語文學專業領域卻沒有學校進行與此相關的課程。因此,為進行這樣的課程,教學者必須具備學術能力和文化、人文藝術素養。然而,尋找這樣的教學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儘管此前有很多學生有開設這類課程的訴求,但依然難以實現。
但是,目前與開設這類型課程相關的研究正在爆發性地增加,且可以確定全世界都正在努力開設像這樣具有創新性的課程。 因此,主導半個多世紀以來臺灣韓國語文學專業教育的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更應該引領開設這種課程,這點想必毫無異議。
我們可藉由這項新的嘗試,為臺灣的韓語文學專業教育提供一種嶄新的模式。與此同時,不僅是能培養現在因對K-POP產生好奇心並開始學習韓語和韓國學相關專業的韓國語文學系學生,另外,今後還將爲入學的預備韓國語文學系學生提供有價值、專業的21世紀型韓國語文學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性。
1) 為什麼要使用K-POP(Korean Popular Music)?
本課程使用K-POP的最大原因為「臺灣大學生最感興趣的韓國文化內容為K-POP,因此若是將K-POP作為學習資料,便可以激發學習者的興趣,期待他們積極踴躍地參與課程。」 此外,使用K-POP的課程除了能「誘發學習者興趣」和「激起參與課程的動機」外,還有以下幾點價值,而這樣內容的價值是很難被忽視的。
(1) K-POP無須考慮著作權問題,可以輕易獲得資料。
(2) K-POP歌詞的主題與學習者的日常生活相吻合,因此可以引導學生沈浸於課堂中。
(3) K-POP歌詞的主題多樣,可以利用這些進行多種韓國文化相關教育。
(4) 可以利用與K-POP歌詞主題相關的多種視聽資料組成課程。
(5) K-POP是具有一定節奏的歌詞反覆出現,因此有助於提升韓語能力。
(6) K-POP與電視劇或電影等文化內容相較之下,長度較短能輕易運用於課堂。
但是,雖然使用K-POP的課程具有如此大的優點,但確實有很多令人擔憂缺點存在。像是如果在開設新課程時只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就不排除學習氛圍會變得散漫的這項可能性。此外,根據授課目的學習的K-POP選曲其理由必須明確,歌詞是否與學習者的韓語詞彙和語法程度相符合這點也要考慮進去。另外,教學者也須具備能進行韓國文化教學的專業性,以利進行K-POP韓國文化課程。
因此,為了開設「使用K-POP的課程」必須仔細考慮上述內容。考慮到前面提到的K-POP優點,若是以縝密的方式設計課程並開設,我敢肯定必然能克服前述對於課程種種憂慮,成為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的代表性課程。
2) 多元識讀能力(Multiliteracies)是什麼?
在英語中被稱爲「Literacy」的「識讀能力」可以將此定義為「與特定主題相關的知識」或「對特定領域的能力或知識」等。 因此,「識讀能力」不僅僅意味著閱讀、寫作、理解文章的能力,亦意味著對特定領域與脈絡的知識和能力。隨著這種識讀能力的概念受到重視,在語言教育上,語言和文化變得不可分割且兩者其一皆不容被忽視。
本課程計劃中提到的多元識讀能力(Multiliteracies)指的是多種識讀能力的概念,是一個社會成員以文字或語音語言爲媒介的語言溝通能力出發,更進一步使學習者能在其社會的政治、歷史、文化中獲得的多方面經驗和知識等特定脈絡中,以多種方法進行溝通的社會行為。
本課程以「韓語聽力」領域的內容為基礎進行,為了提升學習者的多元識讀能力,課程將透過韓語的口說、聽力、閱讀、寫作等整體技能領域的綜合語言活動,並且同時強調與此密不可分的社會文化脈絡。意即,課程將超越單純的韓語溝通的框架,讓學習者具備理解、分析、批判韓國社會文化組成團體「為何這樣說與交互作用」以及「成員們為什麼賦予這種價值」等現象的綜合能力,以此來提升他們的多元識讀能力。
肆,計劃特色及具體內容
1) 《高級韓語聽講訓練2》課程進度表
# 仔細内容是上傳的檔案資料 01 -02(因爲有表格,所以不能在這邊寫)
2) 教學-學習的 K-POP 主題別分類目錄
# 仔細内容是上傳的檔案資料 02(因爲有表格,所以不能在這邊寫)
3)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學習模型
New London Group和Cope&Kalantzis提出多元識讀力學習模型由4個要素構成,經驗學習(situated Practice)、概念化學習(Overt Istruction)、集中分析學習(Critical Framing)、應用及活用學習(Transformed Practice)。 上圖顯示了各個學習模型彼此間的關係。
這裡重要的是,這四個學習過程不是按照被規定的順序進行的,一個學習過程可以多次與特定學習主題重疊使用。 這四個學習過程並不明顯的相互獨立,而是緊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多元識讀力學習的集合體。各個過程簡述如下。
(1) 經驗學習(situated Practice)是給學習者提供接觸實際情況或熟悉特定現象、知識、資訊等的機會。
(2) 概念化學習(Overt Istruction)是教師多層面地建立和引導學習者有效、深入地學習。
(3)集中分析學習(Critical Framing)是學習者全面理解學習內容的過程,進行分析並集中探索。
(4)應用及活用學習(Transformed Practice)不是以學習者單純的分析和理解為結尾,而是有意義地活用和應用自己學習內容的過程
實施成效及影響
這門課程的目標是為提升多元識讀能力運用K-POP。學生們通過這個過程培養了信息技術、人文關懷、跨領域、自主學習、國際移動、社會參與和問題解決能力。
最重要的是,這門課程以人文學科爲基礎(人文關懷),培養了學生在人文、社會、文化領域,甚至拓展到科學技術領域的綜合能力(跨領域, 資訊科技)。此外,通過小組活動,學生們學會了自主規劃和分工的方法(自主學習),不僅僅理解韓國,還確認了韓臺之間的共性和特殊性,進一步學會了從全球視角進行思考的方法(國際移動)。此外,學生們還有機會了解並比較當前在韓國和臺灣共同面臨的年輕人的憂鬱症鄭家的問題、就業難的問題、在社會生活競爭激烈的問題等問題,從而培養了形成自己獨特觀點的機會(社會參與,問題解決)。
此課程的學習者不僅可以增強 1.語言識讀能力、2.文化識讀能力、3. 跨文化敏感性、4. 媒體識讀能力等多元識讀能力,還可以提升 5. 人文藝術的綜合能力。
1. 提高語言識讀能力(韓語學習方面):透過聽、唱、分析K-POP歌詞,可以學習韓語的新詞彙、語法、表達方式等。
2. 提升文化識讀能力:透過K-POP,學習韓國人的價值觀、社會問題、韓國社會的特殊性等韓國文化,亦可以深入瞭解韓國和韓國人。特別是在臺灣以韓語文學為主修的學習者,先是在學習韓語和韓國文化等,變與實際在韓國留學的學習者有所不同。 因此,學習者可以從臺灣學習韓國語和韓國文化的視角,對韓國進行實際調查和探索。
3. 跨文化敏感性增進:在對韓國文化進行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維持並以臺灣的視角,探索臺灣文化和韓國文化的共同點和差異點。由此,在堅持臺灣文化視角的情況下,可以增進理解韓國文化的跨文化敏感性。
4. 提高媒體識讀能力:在拍攝本課程成果K-POP Cover.演出視頻的同時,透過相關影片的歌詞工作或內容說明等字幕工作,可以學會使用多種器材,提高與此相關的媒體識讀能力。
5. 合作能力及專案(project)執行能力的提升:該課程從頭到尾都需要以分組合作的專案(project)科目。因此,學生們必須自己從頭到尾自己處理、經歷完成一個專案(project)的整個過程。雖然進行合作並不容易,但在此過程中透過解決合作中的苦難直到完成的這個旅程,可以提升學生作爲社會一員的責任感。
結論
這門課程旨在提供「為提升多元識讀能力運用K-POP之《高級韓語聽講訓練(二)》課程」的教育。為此將使用K-POP作為學習素材,及應用多元識讀力學習模型,提出「海外韓國語文學專業教育之提升學習多元識讀力」的教育方案。
在爲期18周的一個學期裏,韓國語言文學專業共有7個小組的50名學生參加了這門課程。在最後一次調查中,學生們表示通過這門課程意識到了他們韓語能力的不足,也增進了對小組活動中的困難與解決衝突、對韓國社會與文化的理解、對普遍人類問題的認識、以及對韓臺互相文化的理解。
特別是通過這門課聽取K-pop的歌詞內容,更具體地理解,一起唱歌,一起討論相關文化,這一點讓學生們對K-pop有了新的理解。 大部分學生表示,他們仔細學習自己喜歡的K-pop,並指出了至今爲止不知道的背後問題,從而加深了對韓國社會的理解。
也就是說,可以確信通過這門課程,學生們在語言素養、文化素養、跨文化素養、媒體素養等方面有所提升。此外,所有學生都同意推薦這門課程給後輩學生。由於篇幅關係,無法提供更多學生的成果,對此感到遺憾。願以提交材料來彌補這一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