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XPlorer 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
感謝各位的熱情參與與支持
許多夥伴們對於本次第二期啟動工作營好評如潮!
今天來分享精選片段給夥伴們
感謝 #吳思華講座教授,分享過去30+年前的教學歷程,從進到政治大學教課、創立科技管理研究所開始,至今持續關注創新議題與發展。
對環境的重新認識-「您,是不是那40%的學習者」
面對新科技的快速發展,改變教育的內涵、職場的工作模式、社會治理方式。
現今可能面臨的最大挑戰 ,是大學生態以外的興起,吳思華講座講授有與我們分享到,Coursera在2012年興起,至今有12年間已有近40%的高等教育學生透過平台完成學習或進修。
對環境的重新認識-「5年後、10年後的世界,還是會跟今天一樣嗎」
AI的進步,職場開始產生化學效應,大部份專家預測5年後,40%的職場工作會有所不同,同時衝擊未來社會治理模式 。
如果,我們今天要培養的學生,10年後進到社會,他們所面對的世界會跟今天的世界會完全不一樣 。
新世代與社會價值體系的重新組合-「身為第一線的我們,需要重新審慎面對各方面的翻轉」
因應ESG的興起、地緣政經的作為、共享經濟的各方面發展,不僅成長過程有所不同,整個社會價值體系將重新翻轉,我們身為學校教師,可能需要重新審慎地面對,與過去有所不同的不一樣價值系統 。
關注未來大學的時候,我們,不僅關注如何教導大一學生,也同時應該要問問,我們,要怎麼去教現在的老師,要更認真的問,「現在的大學在未來要如何經營」
\談「探索」,我們必須更勇敢地說,我們如何在大學環境找出新的出路!/
未來學習的重點-「記得知識要記得住、能力要帶得走、態度要懂得用」
🏻知識(記得住)-「3種方式幫助學生記得住知識」
知識不僅僅是背誦,而是讓學生與生活、現象緊密相連結。可透過P-B-L(Problem、Project、Phenomenon)3種方式,引導學生未來知識的學習。
P:Problem Based Learning 問題導向學習
B:Project Based Learning 專題導向學習
L:Phenomenon-based learning 現象導向學習
能力(帶得走)-「4種未來帶得走的能力」
我們在未來帶得走的能力,所謂的未來力,包含創意力、想像力、設計力、敘事力,幫助學生未來職涯、生活。
態度(懂得用)-「停滯不前無法面對,當面對就會開創,開創就會有機會」
面對全新、不安的世界,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面對,迷茫、憂鬱、不安都是停滯不前的態度。
吳思華講座教授常跟學生說:「危機就是轉機,變動的時候就是屬於您的機會,前提是您要勇於面對 」,面對代表您具備開創精神的態度,而開創精神需建立起好奇、關懷、覺察、實創,當建構好就會有開創。
思華講座教授對探索的意義
除了情感、適應,更要引導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啟蒙,讓學生在大一了解校內外各種資源,自主規劃一個可投入四年的知識探索和執行方向。
\跨越既有習慣、師生界線,教師成為學生的共學者、共同成長者,一起走出教室、校園,走到更遙遠的地方/